我們常常在旅行,所以對於出國漫遊有我們自己一套省錢的方法以前都一直用Google Voice與Tmobile的組合方案,後來我們開始了露營車旅行,常常要到美國荒涼的角落,及出國時我們又是數據重度用戶的雙重需要,我們試用了Google Fi好幾個月後,其有獨特的優點,很適合給1.常短期出國不需要換電話號碼,2.或是在美國國內旅遊常去郊區或需要國內漫遊的使用者.此篇Google Fi教學與分享內容也會分享省錢小技巧.
相關閱讀: 什麼是VoIP, VoLTE, VoWIFI, VoNR
相關閱讀: 出國打電話免漫遊費,啟用VoWiFi在國外輕鬆接打電話

Table of Contents
什麼是Google Fi?
Google Fi是Google旗下的它是MVNO (Mobile virtual network operator)虛擬行動網路服務經營者,基本上就是用Google Fi的SIM卡/e-SIM,可以在美國的電信商T-Mobile(include Sprint ), U.S. Cellular(2023年起 US Cellular也退出了,現在只有Tmobile了),之間互相轉換,有哪家訊號就連上那家的服務,如果出了美國以外的200多個國家都是合作漫遊夥伴,不再多收費用。簡而言之就是不用換sim卡,也沒有漫遊費用,數據收費有上限,可以隨時暫停,透過APP管理,還有家庭方案.
收費方式有三種
方案已google fi官網為主

第一種是平民版的吃到飽
方案人數 | 每人負擔 | 使用多少G後降速 | 熱點分享數據量 |
1人 | 50 +稅和政府費用 | 每人35G | 5G |
2人 | 40 +稅和政府費用 | 每人35G | 5G |
3人 | 27 +稅和政府費用 | 每人35G | 5G |
4人 | 20 +稅和政府費用 | 每人35G | 5G |
5人 | 20 +稅和政府費用 | 每人35G | 5G |
6人 | 20 +稅和政府費用 | 每人35G | 5G |
第二種是豪華版的吃到飽
豪華版的吃到飽給了一些google的加值服務有一年份的 YouTube Premium及給已經是google one用戶額外100G的雲端空間
方案人數 | 每人負擔 | 使用多少G後降速 | 熱點分享數據量 (counts towards your monthly data usage) |
1人 | 65 +稅和政府費用 | 每人50G | Unlimited |
2人 | 55 +稅和政府費用 | 每人50G | Unlimited |
3人 | 45 +稅和政府費用 | 每人50G | Unlimited |
4人 | 40 +稅和政府費用 | 每人50G | Unlimited |
5人 | 40 +稅和政府費用 | 每人50G | Unlimited |
6人 | 40 +稅和政府費用 | 每人50G | Unlimited |
第三種是依數據量計費的彈性方案
依使用數據輛計費的方案,也是先看方案中有多少人,依造人數的不同付不同的基本費+數據費用 $10/GB (含帳單保護方案)。
帳單保護方案列表: 一人方案使用超過6G就只收6G的錢,兩人10G,其他請看下表。

整個群組花費 | 數據部分最大共同花費 | 數據 | |
1人 | 20+ 數據$10/GB +稅和政府費用 | 60 | 6G |
2人 | 35+ 數據$10/GB +稅和政府費用 | 100 | 10G |
3人 | 50 +數據$10/GB +稅和政府費用 | 120 | 12G |
4人 | 65 +數據$10/GB +稅和政府費用 | 140 | 14G |
5人 | 80 +數據$10/GB +稅和政府費用 | 160 | 16G |
6人 | 95 +數據$10/GB +稅和政府費用 | 180 | 18G |

Google Fi的優點:
- 依數據量計費的彈性方案可以隨時暫停服務,只要付用的時間,暫停超過90天會自動啟用,需在手動暫停
- 涵蓋全球超過200個國家的LTE網路(Google Fi與各地電信業者合作,出國旅遊不用在換當地sim卡)
- 數據1G/10美元,個人用超過6G以6G計費,出國也不降速,直到你用超過15G,會被降速.
- 免費申請,不綁約,不查信用
- 可以申請Data only plan給小孩或是給自己的其他設備使用
缺點的話,現在還不是每支手機都支援,就是要去官網看一下,你的手機是不是有支援google Fi

我們怎麼用Google Fi?
因為我們手上還是有T-Mobile的Family plan,多人一起用時T-Mobile的Family Plan還是比Google Fi的Family Plan划算.Google Fi有個超棒的優點就是,隨時可以暫停,隨時可以啟用,最長暫停 3 個月,會自動開始服務,但可以馬上在暫停,所以當我們露營車旅行將要到國家公園,州立公園,BLM,National Forest這些離開市區的地點時,我們就會啟動Google Fi,他會自己從三家Sprint, T-Mobile, U.S. Cellular裡挑有訊號的電信商,有時候這三家會與AT&T或是Verizon有漫遊協議,所以大大的幫助了我們在荒山嶺也有訊號可用,很推.
或是出國時,不用在特別買當地SIM卡或是租WIFI機,只要啟動Google Fi,就可以直接連接當地的電信商,馬上就可以用Line或是Google MAP.
另一個小技巧是,Google Fi開熱點不會被限速,在美國很多電信商會限制開熱點分享時的網路連線速度,所以Google Fi可以開熱點給電腦或平板用,不用擔心太慢.
再來,在一個帳號下可以申請好幾個Data plan only的SIM卡,老J在他的帳號下申請了一個Data plan only的SIM卡給我用,他自己用他的e-SIM,這樣的好處是我們可以分別出去逛街,如果用熱點的方式,我們就都要黏在一起.Linda和老J隨便用兩三天數據量都超過6G,所以我們兩個Google Fi一個月的電話費上限就是20+60美元.(在Google Fi有支援的兩百多個國家,都是一樣的計費方式)

在美國以外的國家可以申請嗎?如台灣?
Google Fi主要以美國市場為主,不過,如果你可以克服下面三個因素,你在台灣也可以啟用Google FI。
- 上Google Fi網站自行申請,但需要一個可以收SIM卡的美國地址,或是有人在台灣賣的Google fi 的SIM卡(請自己確認評價,確保不會受騙)。
- 要有可以下載Google FI APP的美國Google play或Apple Store的帳號
- 可以支援Google FI的手機,請看官網
申請
如果你是Google的手機,你也和我們一樣可以直接使用e-SIM,如果是非Google的手機還是要申請SIM卡。












其他
在美國,利用手機打電話都已經是VOLTE或是VOIP,簡單來說就像是用Line或FB打電話,所有東西都是經過數據,所以在美國打電話不會多收其他費用.但是在其他國家旅遊時,可能到基礎建設還沒有這麼完備的國家,用手機打電話就有可能要收錢,像是幾年前手機電話台灣的帳單都還在強調打網內多少錢,打網外多少,這種情況就是,打電話還是經過傳統的線路,不是透過網路,這時候就會有打電話的花費,依照不一樣的國家會有不一樣的收費,要出國前可以去Fi的網頁查一下費率,在台灣時是每分鐘0.2美元.
- 延伸閱讀 – 推薦來台灣旅行預付卡及電信方案
- 延伸閱讀 – 保留台灣門號:中華電信/台灣大哥大/遠傳電信

好康
現在google在強力推銷google fi, 所以用我的推薦連結申請我們兩方都會獲得美金60元的credit
我的推薦連結: https://g.co/fi/r/236H0F
與美國旅遊相關的推薦文章
- 在地人分享美國租車自駕-證件、保險、注意事項
- 全球機場貴賓室Priority Pass,不坐商務艙也有貴賓室
- 我們的15個旅行必備物品
- 美國必買的十種商品
- 美國必吃十大經典食物
- 跨國提款免手續費的美國金融卡推薦
- 拉斯維加斯旅遊2-10天行程規劃,看秀推薦,知名景點
- 出國打電話免漫遊費,啟用VoWiFi在國外輕鬆接打電話
- 租露營車推薦 – 澳洲,歐洲,紐西蘭,美國各地都有
- [美國][露營車]美西自駕露營車遊國家公園自由行
- [美國]洛杉磯約書亞樹國家公園Joshua Tree National Park
- [美國]優勝美地國家公園旅遊攻略Yosemite National Park
與美國生活相關的推薦文章
- 美國開車注意事項
- 夏天往北跑,冬天往南走,永遠舒適的露營天氣
- 美國Rakuten樂天現金回饋網站教學 (Ebates)
- [美國][生活]Baby Shower
- 美國萬聖節活動Halloween events
- 美國節日-聖派翠克節
相關台灣推薦文章
- 外國人可以辦台灣的機場自動通關e-Gate
- 新增外國信用卡到台灣Line Pay
- 台灣賺現金回饋網站Shopback使用教學
- 蝦皮怎麼買?折扣券,蝦幣或免運券怎麼用?
- 資訊安全,旅遊必備,在家追劇-VPN推薦
- 台灣可用外國信用卡的地方Where you can use foreign credit cards in Taiwan.
- 台灣台北旅遊景點2(Taipei Metro)
- 台灣旅遊必吃十大種食物
- [台灣]台北旅遊住宿推薦
- [台北旅館]台北國泰萬怡酒店Courtyard by Marriott, Taipei Downtown
- [台灣]高雄旅遊-旅館與景點推薦
- 外國人台灣看牙記
- 顯微根管治療紀錄
- 大眾運輸遊台灣